目前分類:音樂 (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關於音樂中的動態問題:    很多人感到近年來歌曲的動態不足, 但是這問題一直無解, 關鍵出在大家都在比大聲, 已經大聲的段落沒法再加大, 就把本來小聲的地方拿來加大, 讓音樂任何部分聽來都搶耳,這和讓電視廣告比節目本身搶眼一樣,它們爭得聽眾的注意,但代價是犧牲了音樂中的靈魂- 情感.....於是 "感覺副歌不夠力量,因為它沒比主歌突出"變成近來歌曲的通病. ------對比看看這首70年代的錄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ef1QlmYtr0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錄音師是一種特殊的行業,既不創作,也不編曲跟彈奏,只負責記錄聲音,似乎只是些很技術性的工作,在音樂產業鏈裡扮演比較底層的角色。事實不然,錄音師的功效超乎想像  也遠比我原本以為的暗藏更多樂趣。在錄音的過程中,其實錄音師影響的東西很多,除了技術性的部份;收音、剪接、整理之外,如何創造一個能讓樂手發揮的潛能的環境也是錄音師的課題,而有時候更需要在適當的時候從旁協助樂手突破瓶頸或是跨過難關,我以前一直覺得當錄音師最需要的只是耐心跟細心,但是在這一個禮拜密集的錄音之後,我更體會到除了耐心跟細心之外,敏銳的耳朵跟心是更重要的,錄音師也是人,不只是操作機器的機器,從某個角度來理解這跟bass手的角色也很像,都是一個負責磨合、融入的角色,bass手是介於節奏跟旋律之間,而錄音師則是界於人與機器、環境之間,有時候要客觀,因為好的聲音不一定是我們自己喜歡的聲音,有時候要主觀,因為只有參與音樂其中才能跟樂手跟音樂產生互動,激發創意、熱情。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向80年代的歌手們致敬。
他們有令人舒服的音質,但鮮少炫技;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l 21 Tue 2015 10:18
  • 古琴

我見我思-看到一代琴人孫毓芹

    • 2015-07-18 01:48
 
    • 中國時報
 
  • 陳琴富

 「靄靄春風細,琅琅環佩音;垂廉新燕語,滄海老龍吟。」這是蘇東坡在現存傳世唐琴中最著名的「九霄環佩」琴背上留下的一首詩。值此盛夏溽暑,在紛鬧的政治擾攘中,走進紫藤廬,茶室傳來一曲〈平沙落雁〉,看到陳國興正陶然撫琴,立即讓人懷想秋日沙岸飛落大雁的景致,伴著夕陽餘暉,大地沉寂,彷彿到了另一個世界。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報出版公司出版]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avid Bendeth是一位搖滾音樂製作人,他知道自己的音樂通常經由不起眼的電腦喇叭撥放,當聽者正忙於網路衝浪時。所以當唱片公司要求他無條件將聲音增大,甚至連舒緩的聲部也如法炮製時,他一點也不覺得驚訝。
過去十多年來,科技完全改變了舊日製作唱片的一切….幾乎是越變越糟。“他們提高音量來換取聽眾的注意”Bendeth說道,此舉抹殺了歌曲中強弱變化的細節。如他許多同輩,Bendeth相信過分強加效果會使音樂本身失焦,掠奪歌中情感並造成所謂的〝聽覺失效〞。“我想音樂是混得太大聲了,業界人士認為這是一場音量的競賽。”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曲之錄音,由李泰祥大師親自指揮,
進行到副歌時, 我感到速度似乎變較快; 錄完後聆聽討論,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向30年代的樂手致敬,
當時的錄音,是直接刻母片的,每片單價成本很高,任何人出錯,整片報銷;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首"最後一夜",令我在錄音當時就感動不已,
時值午夜,錄音室裡就是歌手與錄音師兩人,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錄音時,錄音師和製作人雙方會有微妙的互動
製作人是主觀的,錄音師則是站在客觀的角度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位音源使用者,可以用更少的花費來創作、編輯音樂,可以在家裡自己錄音,不用花錢租錄音室,也不用請一堆樂手來出力演奏。但缺點是 1:音色變化不足(例如吉他的推弦、捶弦、勾弦、泛音等等,數位音源很難模仿) 2:沒有人與人之間靈感的互動(編曲家會被樂手表現激盪出新的感覺數位音源使用者就只是"一人大樂隊")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為一位錄音師,應勇於想像並勤於嘗試, 舉我自己的例子,
1979年,我錄"秋蟬"(金韻獎第5集)時,第一次遇到二重唱,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死,是最終的告別?
錯了!看見沒,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咱們真是個愛好音樂的民族, 自古以來教育子弟"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其中 "樂"高佔第二位;
又,成語中很多跟音樂相關, 例如: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玩世不恭的義大利作曲家 羅西尼,受聽一位年輕人發表新作。
羅西尼在聽的時候,不時把自己的帽子脫下.戴上,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重奏就像一瓶酒,小提琴是瓶上亮麗標籤,大提琴是瓶子,中提琴和第二小提琴才是醇厚的酒。」曾獲慕尼黑音樂大賽亞軍的中提琴家黃心芸,引用恩師小提琴大師曼紐因的話形容中提琴。今晚她將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演出中提琴名家、作曲家亨德密特樂曲,展現中提琴豐美風華。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錢江晚報:陳升的聲音會講故事李宗盛唱不好就鬱悶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泰祥的「秘密武器」 唐曉詩委婉含蓄

一江風

来自: 一江風 2008-04-15 13:33:03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播放CD時,再怎麼調整音響,也只是第二次調整(第一次經由錄音師),你永遠無法找到當時現場的聲音,因為它已隨風而逝....但是音樂迷人之處也在此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