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音樂 (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 今天跟鋼琴調音師(莊兄)聊到音律問題, 他講了一句話,真是言簡意賅 : " 純律的C升和D降, 頻率是不同的, 但是在鋼琴上,這兩個音只能并在同一個鍵上, 所以此鍵要調整為兩音差距的平均值, 這就是平均律 " , 哈哈, 以後教學生要用這招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曲獎評審增加過多,則出線名單會趨向市場化,媒體曝光度高者佔便宜,壓抑到專心於音樂本身的小公司作品, 金曲獎一如暢銷排行榜,變成後知後覺的推波助瀾者,失去已往引領潮流的得來不易的傳統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鼓的調音

小鼓其響亮且具穿透力的音色常被使用於製造效果上。它最大的特點是中高頻的音色讓音樂有前進感及動感,以整套爵士鼓來說,小鼓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有些小鼓的價位,足足可以買一套爵士鼓;話說回來,空有寶劍卻不知道如何磨利它,也算是糟蹋了好東西。 因此本網頁以小鼓的調音介紹為主軸。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智慧財產權"嚴重扭曲了創作人的價值觀,造成的惡果是: 源於內心的感動,靈感如泉湧而出的傑作很少見了;  充斥市場的反而是: 算計著會不會暢銷獲利,東拼西抄,硬擠出來的雞肋般作品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很多音樂書上都寫說,不同調性有不同情感; 小調聽起來比較憂鬱、哀傷,而大調比較明快, 還有的將所有調性都定下情感的形容句, 例如C大調--高尚純潔明快 G大調--田園情趣靜思 升C大調--傲慢偏見自大 D大調--莊嚴虔誠 降A大調--夢幻好奇 A大調--希望信心 .....等等, 真是這樣嗎?// 我懷疑跟樂器以不同調性奏出旋律,則音色會不同有關//不同調式會感覺到不同風格,一般來說是存在, 但想知道某段音樂是何調式, 不能只聽一小段, 因此,會不會是旋律感染了FU呢? //不同調式會感覺到不同風格,一般來說是存在, 但想知道某段音樂是何調式, 不能只聽一小段, 因此,會不會是旋律感染了FU呢? // 如果有人說, 擅長寫哀傷旋律者, 偏好小調音階; 此為"因 " , 而小調聽起來比較憂鬱、哀傷, 其實是"果", 大家同意此說嗎? (例如日本曲"荒城之月")   也許是互為因果, 那就永無答案矣, 除非人類大滅絕後,文明重來一次,音樂作品, 真的是不知何所然的奇蹟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再談談金曲獎評審方式: 假設20個評審,有12人發現一件知名度不高的好作品,給予滿分10分,另外8人給了一般的5分,總共160分; 而知名度高的"還不錯"作品,12人給7分, 8人給10分, 總共164分; 於是8人大勝12人,高知名度者就得獎了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者咬字的節奏加動態,穿梭在伴奏音樂的縫隙裡,宛若遊龍飛騰,教人抓不住.而又很過癮; 這點在國內產品很少聽到,是因為全靠歌手天份,教不來的,還是製作人不會教? 咬字的拍子,都又準又硬,好像用喉嚨打鼓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芭樂"歌的典故由來: 如果是"ballad"的音譯,則原意是中性的"歌謠",無貶抑之意,可能有樂評拿來比喻"國民歌",漸漸氾指太流行.缺深度的歌,現在後者已經變成大家公認之涵意,是耶非耶請指教
2009年11月26日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搖滾樂臺上演出3人,觀眾2人,結束時主唱幽幽說道:感謝兩位觀眾,我眼淚差點掉下來,他們還自帶amp呢,小眾表演感動人靠悲涼嗎,令我疑惑;在這周日晚的淺水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名句,十幾歲時初接觸,有種若有若無的領悟,至今方知其實難作到,還是會被身歷的情境感染,我實在不懂,連藝術也是西瓜偎大邊嗎,小眾表演注定悲涼嗎.....周5晚去看了「極限震撼] ,果然 讓我感受到"震撼之極"的失望; 夜店式的燈光.音響; 平面單調的舞台.佈景; 宣傳所謂的融合了音樂、戲劇、舞蹈、性感水舞、爆破等, 但是結果全都膚淺無比,,還說挑戰了劇場和表演的限制,好吧 , 靠的是真正的主角----那片3M公司生產的強化朔膠布, 還好觀眾水準不差, 給了比一般夜店還不"害"的稀落掌聲, 告訴那些無品味的經紀公司, 臺灣觀眾豈是好騙的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位打擊樂家,跟我聊到,一個人小時學過打擊樂,終生受用,因為對生涯規劃當中的快.慢.輕.重.行.止,自然會胸有成竹;還有正音班名師李若梅,有一回跟我同作評審,也聊到,小孩時如果學過正音,一生佔便宜,不會像某前主席許先生那般,"滿腹經綸,表達維艱",今日,廖玉蕙教授於聯合報專欄"朗聲尋找最準確的字句"文章裡面,也提到此看法,值得一讀............有些歌手將一首歌從頭到尾都唱成切分音(syncopation )忘了使用圓滑音(legato)來豐富多變一下,中文一字一音,本來就太切分了,還來個火上加油,那首有關朋友的歌,便是如此,雖然暢銷,我還是覺得可惜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六在中正紀念堂廣場看完整場"搖滾音樂節"感觸不少,這一代ROCKER在許多方面(師資.樂器.家長態度.資訊取得)強過先前,苦練精神也不輸前輩,舞台上敢表現卻不過火,令人驚豔,若要挑出所欠缺的.應該是扎實的樂理(編曲)基礎,和深沉的人文精神,唯這兩項都要靠自己努力追求,加上經驗累積,尤其是後者,所謂"未曾長夜痛哭,不足以語人生"(拜倫詩句)太順遂的日子難有深刻感人的作品,實屬無可奈何之事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去我對劉雪庵先生的了解,僅限於知道他作曲的《何日君再來》、《長城謠》和他作詞的歌曲《踏雪尋梅》。後兩首歌現在還常常能在音樂會上聽到,前一首好像只有鄧麗君和蔡琴的錄音能在音像店裏找到了。記得二十年前的暑假,我在西安的親戚家中,偷聽鄧麗君的盒帶,唱到這首《何日君再來》時,音量必須小到只能自己聽見。我怕隔墻有耳,被人告密的後果我是嘗過的,就是因為聽老柴的唱片。幾乎就在我聽《何日君再來》的前後,《北京晚報》一版下端刊出對劉雪庵的專訪。回顧了這首歌的創作背景,澄清了一些史實,頗有在輿論上為他平反昭雪的意思。當時我尚處懵懂年齡,不甚明了這些現象的含義,於今看來,那至少是三中全會之後開始撥亂反正的成果吧………..          …… 1957年,劉雪庵被劃為右派,撤銷了他的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職務,堂堂教授,降職成為圖書館的資料員,文革中再遭到了滅頂之災。他的罪名是反革命、漢奸,他的作品被斥為黃色、反動。1980年,老友謝孝思來京探望,見到了住在殘破的陋室裏中風癱瘓、淚流滿面、哽咽難言的劉雪庵。給劉雪庵帶來巨大災難的原因是什麼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那首《何日君再來》,而把那首歌的罪名完全架在劉雪庵頭上,又恰恰是一個冤案!………..        ……….       1985年5月8日,劉雪庵先生追悼會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中國音樂學院黨委書記和院長分別主持和致悼詞,對他的貢獻做了高度評價。在《劉雪庵作品選》中,沒有收入這篇悼詞,我也沒看過這篇悼詞。人死了,蓋棺定論,不知這悼詞中有沒有溢美之詞,有沒有矯枉過正。我同意廖輔叔先生那句話,恰當的評價是需要的。我以為,在做恰當的評價之前,資料的完備也是必須的,包括悼詞,他人的文章,甚至當年那些批判他的文章,都應集入一本更完整的公開出版物中。這是對歷史負責,有個交待,也利於後人對其有準確的認識和評價。而在《何日君再來》這樣特殊的作品名下,也應準確地寫明:劉雪庵曲,黃嘉謨填詞。為的是尊重歷史和以正視聽。(蔣力)

     《文匯報》2002年10月8日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幽幽二胡幽幽情,《二泉映月》幽幽的旋律在这个陌生城市的天空中轻轻飘扬,直渗入我的灵魂深处!音乐是人类表达灵魂的另一种语言,在《二泉映月》中,每一个音符都渗透灵魂,揪人心痛!当我在无锡透过一个个悲怆而激愤的音符品读瞎子阿柄凄惨坎坷的一生,更是摧人泪下。
全文請看

徐 崇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